当前位置: > 健康百科 > 糖尿病 >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从调理肠道菌群开始

发布: 2016-01-06 23:53:51  | 来源:www.xdjk.net  |编辑:现代健康网  |查看:
本文相关:肠道菌群
收藏
糖尿病并发症
肠道中的某些细菌能够将动物脂肪中的胆碱成分转化成三甲基胺(TMA),TMA最终在肝脏代谢为三甲基胺氧化物(TMAO)。作为动物脂肪在人体的消化副产品,TMAO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2015年,发表在《细胞》杂志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通过用药使实验小鼠TMA生成减少,成功缓解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这项技术有望阻止或者延迟由饮食引起的心脏病,也为将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提供了新方法。
1、灵芝提取物的减肥机制研究
灵芝是一种传统药材,民间传说它能“包治百病”、“延年益寿”,这当然是不切实际的说法。
为了探索灵芝的真实用药价值,台湾研究人员从赤芝(灵芝的一种)中提取出一种水提取物,喂食给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小鼠。
结果发现,肥胖小鼠出现显著的体重减轻、炎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等效应,并且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得到了逆转、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得以恢复,还降低了代谢内毒素血症的水平。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2015年的《自然交流》,它首次发现灵芝有降低体重、调节肠道生态平衡的作用,对于肥胖、糖尿病等疾病可能会有治疗作用。
特别说明:该研究仅停留在动物水平,人体有否类似效应还属未知,而且实验中使用的赤芝水提取物和日常“服用灵芝”完全是两码事。人们切不可因此认为“吃灵芝可以减肥、治疗糖尿病”。
2、手术治疗青少年肥胖有利有弊
手术治疗青少年严重肥胖有何利弊?发表在201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对此给出了答案。
研究纳入242名进行减肥手术的青少年,平均年龄17岁,平均BMI高达53。经过减重手术治疗,三年后,这些肥胖青少年的平均体重大幅下降,2型糖尿病、前驱糖尿病、肾功能异常、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不良代谢现象也出现明显缓解。
但与此同时,在术后3年,近六成的青少年出现低铁蛋白血症,13%的青少年由于手术并发症等各种原因再次经历了至少一次腹部手术。
该研究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事实:对严重肥胖的青少年进行减肥手术,可以显著改善体重、心血管代谢健康以及体重相关生活质量。但是,特定微量营养素缺乏和腹部手术风险也同时增加。
3、用肠道菌群来指导饮食
在人类消化系统中,存在着1000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菌及其它微生物群落,其中许多细菌都以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代谢。研究表明,糖尿病、肥胖、肿瘤等疾病和人类肠道微生物组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015年刊登在《细胞代谢》的一项论文中,研究人员利用数学模型的方法阐明了微生物群落和饮食方式的关联,首次成功揭示了机体代谢期间常见的肠道细菌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研究证实,基于肠道微生物来指导我们的饮食选择,对于有效减肥及降低疾病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为何越胖的人越难减肥
减肥是现今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越胖的人,减肥似乎就越困难。
发表在2015年《自然交流》的一项研究对这一现象做出了科学解释。
研究发现,越胖的人,体内就越容易产生一种叫做sLR11的蛋白来抑制脂肪燃烧,帮助脂肪储存能量,导致总体脂肪含量更高。
研究人员将小鼠的sLR11基因敲除,结果小鼠的代谢率显著增加,能够抵抗体重的增长。而肥胖病人在进行了减重手术之后,他们术后体重减轻程度与sLR11水平的下降直接相关。
”为什么肥胖人士总是很难减肥?因为他们储存的脂肪在分子层面上阻止他们想要将其燃烧掉的努力。”
听到这里,你们有没有感受到脂肪对主人的深深眷念?
5、高血压糖友的降压目标
启动于2009年的收缩期血压干预试验(SPRINT)研究是迄今为止美国最大的高血压临床研究项目。
研究发现,与将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的传统管理目标相比,将50岁及以上的高危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至120mmHg以下,可显著减少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
研究再次激起关于高血压最佳控制目标的热烈讨论。更低的降压目标真的更好吗?为什么之前以糖尿病患者为基础进行的ACCORD研究却没有发现类似的获益?
实际上,SPRINT研究的受试者排除了糖尿病、大量蛋白尿、有卒中病史、终末期肾病以及近期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因心衰住院等高危患者。该研究结论只适用于与其基线特征相似的患者。
SPRINT研究所得出的”收缩压<120 mmHg可使患者更多获益“的结论,并不能简单推广到所有,特别是合并糖尿病、明确靶器官损伤的高血压患者。
6、老药二甲双胍的降糖新机制
作为一种经典降糖老药,二甲双胍不断给人们带来新的惊喜。
2015年末,发表在《自然》的一项研究指出,二甲双胍能引发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肠道微生物比例向有利改变,增强细菌产生丁酸和丙酸等对健康有利短链脂肪酸的能力,这些脂肪酸不仅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而且对患者免疫系统带来正面调节作用。
众所周知,二甲双胍常给患者带来腹胀、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研究发现,这是因为二甲双胍可以增加肠道内大肠杆菌数量,这些细菌能产生更多气体,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氢气。大量研究表现,来自肠道细菌产生的氢气能对身体带来多种有利的作用,包括抗衰老。
有益菌群产生氢气从而抗衰老,很神奇是不是?比起健康和长寿,二甲双胍的“胃肠道不适”副作用又算什么呢。
7、2型糖尿病可细分为三种
2型糖尿病则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的一项研究首次将2型糖尿病也分为三个不同的亚组。
经过对1.1万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和基因组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将2型糖尿病分为三个亚组:
亚组1患者年龄更小、更肥胖,易发生肾脏、眼部并发症。
亚组2患者易发某些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
亚组3成员最常罹患心脏病、精神疾病、过敏和HIV感染。
对2型糖尿病进行更精细的分类,将有助于分析不同类型糖尿病临床及基因生物标记物,指导更精确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8、糖尿病患者护心必须调脂
纳入了来自39个国家的1814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IMPROVE-IT研究,历时9年,终于在2015年发布了研究全文。
研究证实,即使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低时,进一步大幅降低LDL-C,依然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而且非他汀药物治疗(依折麦布)同样可以取得这些临床获益。
研究首次直接并强力证明:防治心血管疾病关键还是靠降低胆固醇,而不是因为降脂外的作用,也不依赖于他汀药物的剂量。
对于患有冠状动脉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如果使用他汀类药物不能很好控制 LDL,应考虑依折麦布联合他汀治疗。将LDL胆固醇降至1.4mmol/l以下,会有明确的获益。
9、糖尿病治疗新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2015年糖尿病研究领域最为瞩目的进展,当属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EMPA-REG OUTCOME研究。它甚至被誉为继UKPDS之后的又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
研究显示,2 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使用恩格列净,一种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SGLT2)抑制剂后,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高达38%。
这是一项“救命”研究,开创了糖尿病研究的新纪元。另外两种SGLT2抑制剂(坎格列净和达格列净)的大型心血管预后试验目前也在进行之中,我们期待它们能重复EMPA-REG研究结果,以明确心血管获益是药物特异性作用还是此类药物的共有作用。
然而,SGLT2类药物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也收到了来自FDA的两次警告,宣称它们有可能增加糖尿病患者的酮症酸中毒和尿路感染风险。
因此,SGLT2类药物的临床之路还很漫长,把握指证、谨慎应用、不轻易盲从和否定,这才是我们对待新药的正确态度。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