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健康百科 > 骨科 > 风湿类风湿 >

痛风治疗中的药物选择

发布: 2013-02-01 16:38:47  | 来源:现代健康网  |编辑:admin  |查看:
本文相关:痛风治疗
收藏
痛风间歇期及慢性期的治疗主要是使用药物以减少体内尿酸的生成和增加尿酸的排泄,使尿酸维持在正常范围,预防痛风急性发作和痛风石的形成。
(一)预防急性发作药物
预防痛风急性发作需用秋水仙碱,平时以0.5-1.5mg剂量使用时,可免受急性发作之苦,预防效果可达93%以上,而且只有4%的患者会产生胃肠道反应症状:对于经常发作痛风的患者,在每次急性发作之前可感觉到刺痛的预兆,此时若能立即口服0.5- 1.5 mg的秋水仙碱,常可有效地预防痛风急性发作。
(二)降低尿酸药物
维持正常血清尿酸值则需用促进尿酸排泄药和抑制尿酸生成药,为保证有效,药量要足,并长期交替维持。
使用降低尿酸药物的适应证为:经饮食控制血尿酸仍大于9mg/dl;每年急性发作在两次以上者;有痛风石及肾功能损害者。维持血尿尿酸值正常或接近正常,常可防止痛风急性发作,防止痛风石形成及减轻肾脏损害;但降低血尿酸的药物均无抗炎止痛作用,且在使用中会使尿酸进入血液循环,可能诱发急性关节炎发作,因此在急性期不宜使用。
降低尿酸药物的选择:降低血尿酸药物有排尿酸药和抑制尿酸生成药两大娄。在肾功能正常或有轻度损害及正常饮食下,24小时尿酸排出量在600 mg以下时,可选用排尿酸药;在中等度以上肾功能障碍(肌酐廓清率< 35 ml/min),或小时尿液尿酸明显升高时应用抑制尿酸生成药如别嘿呤醇;在血尿酸明显升高及痛风石大量沉积的患者,可两类药物合用,以防痛风的渐进性并发症。为预防促发急性关节炎发作,开始用小剂量,在7-10天内逐渐加量。
1.关于对降低尿酸药使用的看法 长期以来,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间歇期治疗的争议在于首次发作后是否长期服用降尿酸药预防复发。由于痛风性关节炎并非都反复发作,且第二次发作可在首次发作数月或数年以后,结合降尿酸药毒副反应的利弊考虑,有些人主张的预防性治疗推迟到第二次乃至第三次发作后才进行。也有人认为发作次数每年1-2次且发作后血尿酸度肾功能正常者可以不用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间歇期预防复发应重在限制高嘌呤饮食及、戒酒,长期持续预防性用药并不可取。以上观点值得临床考虑,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酌情制定治疗方案。
2.排尿酸药  排尿酸药的药理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从而迅速持久地降低血尿酸浓度。适用于有关节炎急性发作史而无痛风石及肾结石、肾功能正常、血尿酸增高及24小时尿尿酸<4.2mmol(700mg)的痛风患者。一般认为,正常人24小时尿尿酸为3.6mmol(600mg),如果患者已有尿酸性结石形成或24小时尿尿酸> 5.4 mmo1(900mg)者不宜使用此类药物。常用排尿酸药有以下几种 
(1)丙磺舒(Probenecid,羧苯磺胺)丙磺舒可抑制尿酸盐在近曲小管的主动再吸收,增加尿酸的排泄而降低血尿酸的浓度:从向缓解或防止尿酸盐结节的生成,减少关节的损伤,促进已形成的尿酸结节的溶解;但丙磺舒无抗炎、镇痛作用。丙磺舒口服吸收完全,代谢及排泄较慢,适用于痛风间歇期的治疗。开始剂量0.25g每日1-2次口服,两周内逐渐增加至0.5 g,每几2-3次;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日2g。丙磺舒的主要副作用为过敏性皮炎,少数患者可有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等;对磺胺药过敏、肾功能减退者忌用。由于丙磺舒能抑制青霉素和对氨基水杨酸等药的排泄,故该药不宜与水杨酸钠、利尿酸、双氢氯噻嗪、保泰松、吲哚美辛口服降糖药同服。超剂量服用时可引起中枢兴奋、惊厥、呼吸抑制,须严格注意。
(2)苯磺唑酮(Sulfinpyrazone,苯磺保泰松,磺吡酮)苯磺唑酮为保泰松的衍生物,可竞争性抑制尿酸盐在近曲小管主动再吸收,增加尿酸从尿中排泄,从而降低血尿酸浓度,减缓或预防痛风结节形成和痛风性关节炎发作;还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增加血小板存活时间的作用,因此被认为可减少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危险:同时还有微弱的抗炎镇痛作用。
苯磺唑酮的半衰期约3小时,大部分由肾脏排泄,口服吸收迅速且完全;每次口服0.1-0.2 g,每日l一2次,剂量可递增至每日0.4-0.8 g,时间可用至l周;维持量为每次0.1-0.2g,每日2次。
苯磺唑酮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约为10%-15%,与食物或碳酸氢钠同服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临床还有用药后发生肾功能衰竭的报道。本药应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控制2周后方可使用,不可与水杨酸钠同服,以上均应注意。
(3)苯溴马隆(Benzbromarone,苯溴香豆素,痛风利仙)苯溴马隆为苯骈呋喃衍生物,具有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盐重吸收作用,能促进尿酸排泄:还可增加胃肠道对尿酸前驱物之消除,减少体内尿酸的形成,对痛风的治疗有确切疗效且不良反应少,是较丙磺舒和苯磺唑酮更强的降尿酸药,也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抗痛风药。
苯溴马隆口服容易吸收,服后约6小时达血浆峰值,经肝脏代谢为一溴和脱卤衍化物,二者也有排尿酸作用。治疗时应从小剂量开始,每日晨起后服用25ng,逐渐可增至每日100mg,l周后一般可将血尿酸降至正常。病情控制后可服用维持量,每日1次,每次50mg,维持治疗3-6个月。据临床资料报道,痛风利仙除降低血尿酸作用较强外,其对痛风关节炎症状改善及痛风结节都有一定疗效,刚药后有lO%患者的关节炎症状改善,18%患者的痛风结节变小或消失,其疗效均明显高于丙磺舒。
苯溴马隆副作用轻微,通常患者均能耐受,个别患者于服药初期可有腹泻,继续用药可自行消失;若持续性腹泻则应停药,以免诱发痛风急性发作。连续用药3—4个月后,个别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故长期服用者应注意定期检查血象及肝功能。此外,水杨酸类曲能减弱苯溴马隆的作用,因此两者不能合用:当苯溴马隆剂量过大时,能加强香豆素等口服抗凝血药的作用,以上均应引起注意。
在服用排尿酸药物治疗痛风的过程中,应提倡多饮水,同时均可加服碳酸氢钠0.5-1.0 g,每日3次,以碱化尿液,促进尿酸盐溶解,防止尿酸能结晶沉积于肾小管或在尿酸排出过程中形成尿路结石。为避免服用排尿酸药后大量尿酸突然通过肾脏,或尿酸盐由关节游离出而引起痛风急性发作,服用排尿酸药物应强调从小剂量开始,如苯溴马隆每日25-50ng丙磺舒每日0.5-1.0g,苯磺唑酮耐每日0.1 g,逐渐增加剂量。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