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健康百科 > 骨科 > 脊椎病 >

脊椎病患者为什么要进行MRI检查

发布: 2016-07-04 23:40:17  | 来源:www.xdjk.net  |编辑:现代健康网  |查看:
本文相关:MRI检查
收藏
脊柱和脊髓的MRI(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査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无电离辐射(非损伤性),能从任何方向做切层检查,无需椎管内注射造影剂,却能清晰成像,尤其对软组织的显示能力是CT和造影无法比拟的。它能直接观察脊髄和髓核。因此,目前临床上越来越广泛地应用MRI做脊柱和脊髄疾病的检査,甚至近年来有人提出诊断脊柱脊髓疾病MRI可作为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
1.MRI的优点
(l)MRI能非常清晰地观察椎体、髓核和纤维软骨环以及其他附件,因而可直接看到椎间盘突出及其继发征象,可明确地做出定位和定性诊断,若结合上下髄核对比,甚至可做出髓核退变程度的定量分析,髓核信号强度越低,提示退变越重。使用脊柱表面线圈做脊柱和脊髄的MRI检査,能增大取样范围和信噪比,了解椎间盘突出病理改变,如纤维环是否破裂,后纵韧带是否完整,从而更有利于检出多发病灶和提高诊断准确性。
(2)MRI无需用椎管造影剂即可直接观察脊髓、蛛网膜下隙,因而极有利于显示脊髓肿瘤及其他病变,参考TbT2值的差异,对脊髓肿瘤的定性诊断有帮助。
(3)MRI脊髓造影利用流动效应和重丁2加权成像,所见脊髓呈低信号,蛛网膜下隙内有大量液体而发出高信号,故不用造影剂而酷似脊髓碘水造影,避免了注射造影剂所致的危险,其诊断能力可与损伤性的脊髓造影相媲美。此法可清楚地观察后骨赘和椎管内韧带对蛛网膜下隙的压迫,较敏感地了解椎管有无狭窄、狭窄范围及程度。
(4)MRI对脊髓空洞症及囊性脊髓肿瘤的诊断具有特征性,前者可直接见到脊髓中央区呈条形或梭形的低信号,后者可见膨大的脊髓肿瘤中有低信号的囊性成分。
(5)MRI对脂肪性病变的诊断非常明确,在1加权图像上呈典型的强信号。
(6)MRI对骨性疾病,如转移瘤、巨细胞瘤和结核等检出率较平片和CT髙。
2.MRI缺点
(1)对侧后弯患者常不能获得理想的矢状及冠状图像。
(2)对蛛网膜粘连者,MRI显示不佳。
(3)对脊柱皮质骨的显示不如X线显像清晰。
(4)对脊髓灰白质的分辨不如脑灰白质清楚,因而对脱髓鞘疾病的诊断有困难。
(5)对小于10mm的病变可能由于部分容积效应而影响诊断。
(6)设备价格昂贵,不利于基层推广应用。
3.正常脊柱的MRI表现用体表线圈可以将局部椎体显示得更清楚。椎体的骨松质为髙信号区,呈白影;周围的骨皮质为低信号区,呈一圈黑影;前后纵軔带亦表现为低信号,与椎体的骨皮质不易分辨。在青年椎体内可见两条中等信号强度的横线,即为软骨骨化中心。髓核与周围低信号强度的纤维环相比,表现为较高的信.号强度。这种对比关系在SE序列T2加权图像上更为明显。
脊髄表现为中等信号强度,周围为低信号强度的脑脊液、硬膜囊及包括后纵韧带和椎体骨皮质的硬膜外结构(脂肪例外)。
从旁矢状位可见椎间孔内脂肪和神经根,在下胸椎和腰椎段可见黄韧带与硬膜囊后部之间高信号强度的硬膜外脂肪。从腰3向下逐渐增宽,身体肥胖者此白线较宽。
轴位像可见椎管内有2个圆形亮区,前者为中等信号强度的脊髓横断面,后者为高信号强度的硬膜外脂肪。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