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健康百科 > 健康资讯 >

系统性硬化症的药物治疗

发布: 2013-01-11 15:49:18  | 来源:现代健康网  |编辑:王扬  |查看: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是以皮肤组织间质和血管纤维化为基本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病。疾病早期出现皮肤肿胀性反应,随后出现显著的皮肤的肿胀、硬化(失去弹性),继以萎缩。组织间质的纤维化也发生在心、肺、肾、胃肠道等内脏器官,造成其功能障碍。系统性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进展速度变化较大,对治疗的反应一般较差,脏器受累者预后很差。
用药目的和原则:
(1)积极减少雷诺现象发作,采用保暖、血管扩张剂。控制肺动脉高压、肺间质纤维化等脏器损伤的进展。
(2)根据不同临床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出现肾皮质危象要尽早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改善肾功能。对于继发的肺间质纤维化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能控制部分患者病情进展。
系统性硬化症一种是以局限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可影响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按皮肤病变范围,临床上分弥漫型和肢端型,皮肤病变一般经过水肿、硬化和萎缩期三个阶段,70%的患者以肢端雷诺现象 为首发表现,目前对它的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我们曾对EDTA(依地酸钙钠)治疗86例系统性硬化症的临床观察显示,患者的自我评价和医生的观察均证实EDTA对系统性硬化症皮肤发紧和变硬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总有效率达83.33%,尤其是水肿期,有效率达88.89%,说明EDTA不仅适合于水肿期,且对水肿-硬化交界期和硬化期均有良好的疗效。但从分型上来看,EDTA对弥漫型的疗效远远不如肢端型,弥漫型的总有效率仅为44.44%(硬化期患者仅为33.33%),其原因不清楚。推测可能与受累皮肤太广泛、单位皮肤相对用药量较低有关,故有人建议通过受累面积大小来调节EDTA的剂量似乎更为合理。
应用EDTA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主要机制是EDTA能络合重金属包括铜、铅、铬和锰等离子。系统性硬化症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局限或弥漫性皮肤胶原纤维增多及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沉积,EDTA通过络合可使胶原转化为胶原纤维的单胺氧化酶的辅基—铜离子,使单胺氧化酶不能发挥作用;EDTA还与钙离子络合,使蛋白胶原内的二硫键解聚,从而抑制蛋白胶原的合成,使皮肤得以软化。后来的研究还发现EDTA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这使皮肤的血供、营养和弹性增加,有利于缓解症状。临床研究也证实,EDTA除使皮肤变软外,还可使皮下钙质沉积缩小或消失、指端溃疡愈合及雷诺现象缓解等。
EDTA毒性低,以致在工业上利用它能络合金属离子的属性,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本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仅为4.65%,表现为乏力、头晕头痛、轻度肝功能损害、面部针刺样麻木感及血钙下降。为减少它的不良反应,避免短时间内与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钙离子大量结合,应注意静滴速度要慢,500ml液体静滴时间不得少于2h。静滴时,应注意EDTA不能渗漏到血管外,以免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另外,EDTA不适于孕妇使用,因它可通过破坏参与DNA复制的酶类而抑制DNA的合成,并使DNA快速修补过程受抑,引起致突变作用,尤其与化学致突变剂合用时。
EDTA起效快,近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但主要适合于肢端型患者。其远期疗效如何及对内脏纤维化有无治疗作用等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对弥漫型的疗效还需更多的病例数来证实。因EDTA只能静脉应用,临床上如与慢作用药物口服药物如青霉胺等配合使用可能更有利于系统性硬化症的长期稳定。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