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健康百科 > 健康资讯 >

梁世界:治胃病,为什么要遵循“治子先安母”理念?

发布: 2019-11-14 16:44:36  | 来源:新闻报道  |编辑:Alice  |查看:
本文相关:
收藏
胃病是临床及门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原因复杂,在治疗上容易造成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吕氏中医学术传承人、南京太乙堂中医科主任梁世界认为,脾胃(中医认为胃降脾升、胃纳脾运,两者共同参与人体的消化,是以常把脾胃并称)与心关系密切,脾胃病也即胃病的治疗,应从心论治,遵循“治子先安母”的理念,这样才能收到确凿的疗效。
什么是“子”?“母”又是什么?
梁世界解释说,中医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居。根据中医相生相克五行理论,肝生心,心生脾,肝藏血用以济心,心之阳气用以温脾。中医理论中的“生”,是指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为了叙述方便,习惯上生者称为“母”,被生者称为“子”。心生脾,脾胃并称,所以中医把心视为脾胃之母。
母病及子,是指一旦心的功能失常,就会导致脾胃疾病。所以在脾胃病的治疗上,应从心论治。
从四方面看心与脾胃关系
首先心与脾胃部位相邻。心居膈上,为君主之官;胃居膈(膈为一向上隆凸的薄肌,位于胸、腹腔之间)下,为水谷之海。二者仅一膜之膈。如《医法圆通》中指出:心居膈膜之上,下一寸即胃口。胃口离心不远。《杂病源流犀烛》云:“脾也者,心君储精待用之府也,为胃行精液,故其位即在广明之下,与心紧切相承。”
其次是心与脾胃经络相通。胃络通心,心胃通过经络相连,胃之大络,名日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手脉宗气也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足阳明之正太阴之正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
再次是心与脾胃五行相关。脾胃属土,从五行的属性上,土爱稼穑,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故称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土具生生之义,为自然界万物和人类生存之本;火曰炎上,具有温热升腾作用。而心属火,火生土,即心为脾之母,脾为心之子,如母病及子若,心脏功能失常,亦生脾胃疾病。
四是心与脾胃功能相连。心主血脉,藏神志;脾主统血,运化水谷,胃主受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心气依赖脾胃化生的宗气以资助,心血依赖脾胃化生的营气以充养,脾胃之气旺盛,其受纳运化如常,心血也随之盈满,则血液充足而心有所主。同时,心主血脉,必须赖于脾气的统摄,才能使血正常行于脉道中,不致溢出。而脾胃虽为气血生化之源,但需心气的气化作用和心阳的温化作用,才能化生血液。
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谓之血。脾胃纳运功能正常,也有赖于心阳的温煦,一旦心阳不振,就可能会影响脾胃的运化,痰饮内停,会发生心悸、气短、胸闷、憋气、腹痛、腹泻等问题。
心与脾胃共同将血液运行周身,内以濡养五脏六腑,外以濡养皮肤、官窍、皮毛。可见心血的盈亏,由脾之盛衰来决定。同时脾胃之血生成多少,也与心阳的温煦息息相关。
胃病宜“从心”分型论治
梁世界在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认为脾胃病的从心论治可从以下四型入手:
单纯心火亢盛型。胃火上炎临床表现为牙龈肿痛、出血,口腔溃烂,消谷善饮,全身乏力,心悸气短,小便黄赤,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其病因病机为心火亢盛,火热之邪上炎犯胃,治宜清心导热,以泄胃火。
心火亢盛加胃络瘀阻型。临床表现为:呕血色紫,反复不止,胃脘痞痛,烦躁不安,夜不能寐,舌紫暗有瘀斑,脉涩或弦。其病因病机为心火亢盛,火热之邪灼伤胃络,气血瘀阻不通而痛。治以活血祛瘀、清心,和胃止痛。
心阳不足加脾胃阳虚型。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所泻为黏冻样物,食思日减,心悸气短,乏力怕冷,四肢厥冷,脉沉细或沉迟。其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不能温煦脾胃之阳,饮邪留于肠中,故腹泻治。宜温补心阳,清泄肠中饮邪郁滞,而肾为阴阳的根本,肾阳为人体元阳,为命门之火。故此时治疗腹泻应在温补心阳的同时,也兼补脾益肾。
心阳不足加脾气虚弱型。临床表现:饮食不思,大便不实,神疲体倦,心悸不寐,舌苔白腻,脉滑缓。其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引起脾失健运,导致脾气虚弱。治以宁心安神,健脾益气。
【专家档案】
梁世界:治胃病,为什么要遵循“治子先安母”理念?
(梁世界主任与恩师“伤寒论新解”开创者吕长善在一起)
梁世界:太乙堂中医院中医科主任、名誉院长,吕氏中医学术传承人,江苏省人民医院老科协专家会诊中心主任。师承中华医林杰出人物、“伤寒论新解”开创者吕长善,系吕氏中医学术传承人。中医临床实践经验近三十年,曾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中医。多年来刻苦学习吕氏中医学术,尽得吕氏中医的精髓,成为一名临证技巧高超、方药功夫深厚的中医名家,擅长运用新伤寒论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如各型脾胃病、冠心病、高血压、中风后遗症、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失眠抑郁、各种肿瘤、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以及湿疹、牛皮癣、痤疮等顽固性皮肤病,和慢性咳喘、妇科杂症等疑难性疾病。方药功夫深厚、辨证独到、诊疗效果突出,慕名来诊者甚多。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