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健康百科 > 健康资讯 >

丙肝的传染途径虽少 危害甚比乙肝

发布: 2014-08-22 21:56:00  | 来源:现代健康网  |编辑:米莉  |查看:
本文相关:丙肝的传染途径
收藏
专家指出有过文身、文眉、穿耳孔等行为的人均属丙肝高危人群
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肝脏疾病常无明显症状,许多病人被发现时已经很晚。相比乙肝来说,丙肝的症状更加不典型,人们对丙肝的知晓率和就诊率更低。然而丙肝发展至肝硬化和肝癌的比例比乙肝更高,感染10年后、20年后发展为肝硬化的比率分别为9.2%和15.3%。
有过文身、文眉、穿耳孔等皮肤黏膜损伤的人属于丙肝高危人群,应加强检查。
丙肝治疗首选方案入医保
跟乙肝不同,目前丙肝尚无疫苗可预防,一旦感染,仅有20%患者能自发清除病毒。不过,目前乙肝难以治愈,但丙肝如果早发现早治疗,就可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
据池晓玲介绍,目前全球治疗丙肝的共识是以干扰素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PEG-IFNa联合利巴韦林是首选方案,目前此方案已纳入广州医保特定门诊项目:慢性丙肝参保人按规定就医,发生的符合《丙肝门特范围》的基本医疗费用不设起付标准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80%比例支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金每月最高支付限额为3500元。
相比起纯西医治疗,池晓玲表示中西医结合治疗丙肝更有优势。“中医药防治慢性丙肝,除了保肝降酶外,对于逆转早期肝纤维化、降低慢性化率、提高患者免疫力、降低化学药毒副作用、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降低病死率等优势明显。”
丙肝的传染途径
患丙肝后并发强迫症
1990年,方女士剖腹生女,因为出血量大输了血,“乡镇小医院可能监管不到位,就这样感染了丙肝。”可是方女士却懵然不知。1993年她怀上第二个孩子,产前采血检验才检出丙肝。方女士并没有特别在意,没想到婆婆及家人虽然也不懂丙肝,却认定肝炎是传染病,从此她被“隔离”了——使用单独碗筷。
1997年,方女士开始出现症状,因为黄疸、眼睛发黄,开始到基层医院就诊。让方女士无所适从的是,自己前后看过10多个医生,但给出的说法却大相径庭:大部分说不用理会,只要黄疸退了,肝功能正常了就行;也有医生说很可能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几番折腾下来,方女士患上强迫症——觉得所有流体性东西都是肮脏的,盯着别人讲话的嘴,别人一走就到处擦“口水”;一次又一次拼命洗手,直至手都烂了……
3年前,几经周折,方女士才来到广东省中医院,开始规范地治疗丙肝,此时的病理检查显示,她的丙肝已发展至活动性肝硬化。
丙肝比乙肝更易漏诊
“像方女士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池晓玲说,虽然有时也会出现黄疸,但由于丙肝症状不明显,对生活工作影响一般不大,因此就算明知自己出现丙肝抗体阳性,患者往往选择无视它而不愿早治疗。
我国调查数据显示,丙肝抗体阳性率为3.2%,约有4000万以上的患者。池晓玲说,目前我国患者对丙肝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丙肝的知晓率和就诊率远没有乙肝那么高。但实际上,丙肝的危害一点不亚于乙肝。据统计,在丙肝患者中有50%~80%为慢性丙肝,感染10年后、20年后发展为肝硬化的比率分别为9.2%和15.3%。
“丙肝最让人痛恨的就是它的无症状。”池晓玲说,丙肝比乙肝藏得更深,症状更加不典型,大部分患者没有症状。据广东省中医院医教处调查发现,各科室在检验科查出丙肝抗体阳性的患者主动到肝病科就诊的不到10%,有90%存在漏诊漏治可能。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