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健康百科 > 健康资讯 >

长期佩戴耳机可致听力永久损伤

发布: 2012-12-03 13:06:31  | 来源:现代健康网  |编辑:Alice  |查看:
MP3导致听力损伤
MP3是新一代年轻人特别是青春女孩们的新宠,如今,许多手机也附带了MP3功能,使得它的普及率大大提高。作为一种新型的休闲消遣方式,大街上、公交车上随时可以看到沉醉于音乐世界的“发烧友”。
然而,现在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的人越来越多,长期听高音量的MP3是致病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必然造成耳部器官的疲劳;在嘈杂的环境中,为了保持音乐清晰,人们往往提高播放音量,从而造成耳朵听力的过载,使耳朵对声音的灵敏度降低。而使用耳机听音乐,当声音过大时会震荡内淋巴液,造成耳鸣、头晕等不适症状,时间长了还会造成听力下降,情况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失聪。
细节决定健康健康的美丽的
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如同长期在噪音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就会损伤听力。从病理上分析,无节制使用MP3,无疑是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听力的“隐十生杀手”。
除了噪音影响,长时间戴耳塞,直接刺激耳部神经,也会对听力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播放音乐时选择的音量档以中档较为合适,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入睡前千万记得关掉,并摘下耳塞。此外,使用MP3也要注意场合,忌边走边听,忌边骑车边听。
 
长期佩戴耳机可致听力永久损伤,神经性耳鸣能治吗,突发性耳鸣耳聋,药物性耳鸣耳聋,在生活中许多人习惯于依赖耳机听音乐,感觉好像戴上耳机,就能够不受他人干扰也不打搅别人的世界。可能有许多人都会认为只有80分贝以上才会导致听力损伤,然而低于80分贝一样会可致聋。
研究实验证明,就算稍微低于80分贝,照样是存在危险的。损伤耳部听力的分贝数和时间是呈反比例的,如果100分贝以上的噪音可能需要在三五个月内就会导致人的听力受到永久损毁,那么80分贝也许只需要半年就会有此结果,而长期处于60、70分贝环境下,潜移默化照样就可能会带来不可逆转的耳聋,只是时间更长一些而不容易被人们感觉到而已。
经临床证实,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达100分贝时,因为时间过长就会造成难以恢复性的听力损伤;而当音量高达110分贝的时候,就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大量死亡,严重者甚至还会造成听力丧失。其实许多人在舞厅或者是在听摇滚音乐时,音量早已经远远超过了80分贝。很多的MP3音量甚至高达115分贝,就算音量没有开到最大,当你收听到时激昂的音乐时候也是会超过90分贝。
现代都市里生活的人们相比50年前的高频听力水平下降的程度很多,许多年轻一族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有轻微听力下降的现象,这完全就是终日处身在一个嘈杂的噪音环境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现代化生活中的电话、手机、MP3、电视机、音响……都在慢慢逐渐的腐蚀站人们的听力。
通过医学考察数位有耳鸣症状的患者发现:在使用耳机半小时左右就应该休息,而戴着耳机听音乐睡觉的伤害更加严重。因为在同样的分贝数下,戴着耳机收听音乐的危害要远超过用外接音箱收听。这主要是因为绝大部分耳机都是入耳式的设计,播放音量过大的话就可以直接对耳膜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欧洲等发达国家都不提倡人们使用耳塞式的耳机收听。
再者就是耳机听相对外放式音箱的播放音乐,减少介质了对声音的缓冲和过滤作用,因此即使分贝数比外放音箱的音乐再低,对耳膜的损害程度也是不相上下的。目前市面上现有的耳机基本上分为头戴式和耳塞式两种类型,其中以头戴式耳机收听音质效果较好,而耳塞式耳机的携带比较方便,然而其实两种类型耳机对于耳膜的伤害程度都是相同的。由于使用耳机收听音乐,因为耳膜和耳机振动弹片距离非常接近,耳机发出的声波因为传导范围小而更加集中,因此耳膜听觉神经受到的刺激是非常大的。
许多人会在人群密集的公众场所,比如大街上、商场、公交车或地铁上佩戴耳机收听音乐,但是因受周围的噪音干扰,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调大音量,这样对耳膜的损害就会更大,因此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个安静的环境用耳机收听音乐。可能很多商家对于自家生产和设计的音响、收音机、MP3、手机的总音量不是太一致,然而大多都会经过严格的检测,使其限制在人体耳膜能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这个范围最高值却仍然极有可能会超过80分贝,因此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当你在使用耳机收听音乐或接电话时,音量最好不要超过其设计总音量的2/3这个数值。
此外,当使用耳机收听音乐时最长不要超过半小时,之后一定要让耳朵得到彻底的休息。一定不要无节制的长时间听,每次绝不可以超过1个小时。再就是睡觉的时候绝对不能戴耳机,要不然一旦睡着了,耳朵就会连续不断的收听了数个小时,这样耳膜所受损害程度就会明显增加。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