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母婴 > 生儿育女 > 疾病预防 >

四川一早产儿出现10余并发症 乡村医生益生菌复合疗法救回一命

发布: 2017-07-14 17:24:49  | 来源:现代健康网综合  |编辑:www.xdjk.net  |查看:
去年年底,四川省孕妇李新燕被查出肝功能受损,因担心危及胎儿,最终剖腹产产下了一名仅3斤半的男婴。因比预产期早了近2个月,婴儿尚未发育完全、身体虚弱。出生后不久,孩子开始手足发肿,不吃不拉,体重直降到了2斤多。焦急的李新燕一家赶紧把孩子送医治疗,却先后被自贡和泸州的两家大医院诊断出败血症、颅内出血、脑水肿等10余种早产儿并发症,医生束手无策,只得建议其回家“休养”,听天由命。不愿就此放弃的一家人商量再三,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孩子交给了村卫生室的谢医生医治。不料竟然起了效果,孩子逐渐有了食欲,颅内出血和胃出血好了,体重也长到了12斤。7月10日上午,李新燕一家人满怀感激之情,来到富顺安溪镇临江村卫生室,把精心准备的一面锦旗送到了谢医生手里。
去年年底,四川省孕妇李新燕被查出肝功能受损,因担心危及胎儿,最终剖腹产产下了一名仅3斤半的男婴。因比预产期早了近2个月,婴儿尚未发育完全、身体虚弱。出生后不久,孩子开始手足发肿,不吃不拉,体重直降到了2斤多。
李新燕告诉记者,当时孩子的情况十分虚弱,体重也从出世时的3斤半直接降到了2斤多。
四川一早产儿出现10余并发症 乡村医生益生菌复合疗法救回一命
今年2月9日,一家人把孩子送到了自贡市一家妇幼保健机构治疗,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经过医院检查,她家二宝有10多种新生儿并发症,情况严重。记者注意到,在李新燕提供的一份该院出院病情证明书中,诊断孩子患有硬肿症、休克、支气管肺炎、败血症、凝血功能障碍、颅内出血等10种病症。孩子出院时在机械通气下面色欠红润、全身皮肤冰凉、体温不上升、反应差,病情危重。随后,李新燕把孩子送到了位于泸州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院检查后给出的结论几乎与上一家医院一样,甚至还有更严重的脑水肿、脑积水、重度贫血、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损害等症状。在该院治疗了10多天后,二宝身体逐渐消肿,但其他病症却没能好转。
四川一早产儿出现10余并发症 乡村医生益生菌复合疗法救回一命
李新燕明白,孩子的情况不容乐观。不愿放弃的李新燕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态,带着孩子来到村卫生室,想让村医谢燕飞给瞧瞧。
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对症下药,擅长中医的谢医生便给孩子运用中医透皮技术结合益生菌复合疗法,口服修益升益生菌、金盾力加竭尽所能帮孩子调理肠胃、增加抵抗力。
在孩子家属离开前,谢医生还特意嘱咐了一句:如果吃药后明天没有好转,就赶紧送到更好的医院医治。
让大家意外的是,孩子的病情似乎渐渐有了好转。于是谢医生便根据中医治疗的思路加上益生菌疗法继续给孩子用药调理。到5月份,孩子的身体明显好转,一次吃奶量竟能达到50多毫升,身体也开始逐渐增重,恢复了气色。 
四川一早产儿出现10余并发症 乡村医生益生菌复合疗法救回一命
谢燕飞告诉记者,孩子本身是因为早产身体发育未完全,并不是后天的、创伤性的疾病,加上这种疗法用在他身上能起作用,因而用对了的药激发了他的身体机能,帮助他的器官发育和自愈,最终得以治愈,只是这个过程比其他医生惯用的西医疗法时间要长得多。 
记者通过专家了解到,母亲与孩子之间不仅有着“血脉”相连,同样地,还有着“菌脉”相传。人体内居住着数量庞大的微生物(即细菌),是人体细胞总量的10倍还多,其中大量的有益菌每天肩负着帮助人体消化食物、抵抗致病菌的入侵、调节免疫力、合成维生素等必需营养素等工作。
自然分娩的孩子,经过产道时,就会全身涂满、嘴巴里吸进去大量的妈妈的身体里事先备好的有益细菌,并且母乳里也会存在。
而抗生素、剖腹产、奶瓶喂养,犹如三把“利剑”,正在生生地将世代延续的“菌脉“拦腰砍断!像二宝这样的早产加剖腹产的宝宝,没有获得这些从妈妈体内传承下来的有益细菌,因此无法构建起人体的良性微生物生态系统,免疫系统十分脆弱,任何病毒的袭击都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谢医生通过为孩子持续补充益生菌及中药调理,重建了宝宝的人体微生态系统,增强了免疫力,调理好了胃肠道消化系统,促进了孩子对食物、药物的吸收,一步一步恢复了正常的身体机能。
四川一早产儿出现10余并发症 乡村医生益生菌复合疗法救回一命
记者还了解到,谢燕飞医生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毕业后,便返乡在村卫生室工作,一晃已是19年。因父亲是当地较为出名的老中医,受此影响,她也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工作的同时通过去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陕西中医药大学等地培训来提升自己。因此谢医生在当地小有名气,不仅本乡人,连赵化、富顺县城、宜宾、泸州等地的患者都慕名而来找她医治。
谢医生认为,不论中医、西医,都有它们各自擅长的领域和局限,没有一种疗法能包治百病,重要的是选择一种适合自己、创伤最小的疗法,这也是她行医治病的准则之一。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