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老年 > 快乐晚年 > 老年生活 >

长辈因心理问题而产生孤寂感 心理治疗能否化解?

发布: 2022-10-19 23:21:36  | 来源:现代健康网综合  |编辑:www.xdjk.net  |查看:
收藏

老年人常常会面对多种心理议题,如各种失落(老化、退休、慢性病、亲人过世、身分或经济上的失落等)、跟不上社会脉动、孤寂感、死亡的议题等。一般成年人的忧郁症,药物加心理治疗远比单纯用药物治疗效果好。老年人有忧郁症时,常常抗郁剂效果没有成年人好,那么他们接受心理治疗是否有用呢?

长辈的因心理问题

张先生,72岁,因长期失眠来就诊,他表示从40年前太太过世起,自己辛苦拉拔三个儿子长大,就开始失眠。那段期间严重时甚至全身瘫软没力,无法去工作。最近因自觉老了,三个小孩又都不愿继承家里的工厂而和他们冲突加剧,他觉得小孩都不听自己的话,从太太过世后的牺牲都化作泡影。近来,除失眠严重外还有剧烈头痛、全身虚弱、昏眩、甚至觉得快昏倒了,但身体检查无异常,而由小孩带来看诊。

在诊间里,张先生一提到小孩的不孝、太太的过早离世,便哭了起来。经过1个月的抗郁剂治疗,虽然个案的忧郁情绪及睡眠较改善,但还是和小孩冲突极大,因此我建议他做心理治疗,处理太太过世的长期哀悼问题,以及小孩能否延续其事业而产生关系冲突的议题。起初张先生十分抗拒地说:“我又没心理问题,干嘛需要做心理治疗?你们真的把我当作疯子?”儿子们也不以为然,觉得爸爸年纪已大,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怎么可能接受了心理治疗就有所改变。还好我好说歹说,他们才同意试试看。

一开始,张先生抱怨我们的心理师太年轻,真的会懂他吗?也抱怨心理师怎么都只听他讲,都没给建议,来接受心理治疗两次就不想来了。我就跟他说:“如果建议有效,应该很多朋友给过你建议,真的有帮助你就不用来这里了,而且你为失眠所苦30几年,就起码来3个月,若真的没用就可以不参加了。”张先生只得勉强继续,家人也不敢抱太大希望。讶异的是3个月间张先生都可准时参加心理治疗,且表示之前都没人像心理师可以好好地听自己说话,去了解他的需求,虽然没给建议,现在起码自己身体状态及睡眠质量比起只吃药又更好了些。

随着心理治疗的进展,个案开始谈到他对太太过世的思念,但因为要在小孩面前表现出坚强的一面,于是太太的话题在家里成为不能谈的禁忌。他也提到自己其实很孤单,为抚养小孩拚命工作都没再认识其他女性,也因为埋首工作也没交几个朋友,能讲心事的对象更少。因为他爸爸是心脏病过世,去年有一次他在坐捷运时,突然昏眩、心跳加快、觉得喘不过气来、甚至害怕自己快死掉了;从那时候起他就觉得工厂需要更积极地交棒,才把在各地工作的小孩叫回来,希望有人能继承他的工厂,但小孩都不愿意,更让他觉得自己的生命是否就是这样了,过往所有的付出似乎都不再有意义……

直到心理师进一步去了解时,他才可以开始提到自己对于死亡的害怕与恐惧,面对之前爸爸因心脏病过世及太太突然撒手而去,自己被留下来的痛苦及悲伤一拥而上;经过1年的心理治疗,他也慢慢了解到自己对死亡及被抛弃的恐惧,也了解他也可以呈现出脆弱的一面,他也尝试去和小孩谈自己在丧亲之后的痛苦及面对死亡的恐惧,也同意不一定要小孩都听他的才算有回报或价值,和小孩之间的冲突也减少了。

之前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依德曾提到:“超过50岁的成年人因为心智缺乏弹性,此部分常是心理治疗所仰赖的,故不太建议他们接受精神分析。”但后面的学者也反驳说:“弗罗伊德本人在自己6、70岁时仍写出许多旷世巨著,表示老年人怎么可能心智无弹性?否则怎么能写得出来。”所以,虽然老年人常被忽略,很少被转介心理治疗,但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老年人是可以接受心理治疗,而且是有效的。只是可能在治疗的形式上要做点调整,例如:可能治疗需更结构化,或时间、地点可较有弹性,另外就是年轻的治疗师常需克服老人和成人不同、是无法改变的偏见。即使是神经方面的研究,现在也发现老年人的脑细胞仍有再生能力,更何况是心理弹性呢?

张先生一开始对心理治疗或年轻的治疗师抗拒不想接受治疗,但当他敞开心胸、愿意去谈他的困扰及他的人生,治疗过程就慢慢展开了。特别是我自己临床上的一些老人个案,许多常常是年轻时未处理好的心理议题,老年期又再出现来困扰他们。就如同艾瑞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在65岁~死亡的阶段重要的是自我的统整,很多老人因为对这一生仍有许多悔恨,不愿接受已发生的现实而感到痛苦。所以我在诊间常看到各式各样辛苦的老人:如儿女成群却感到孤寂的女老师、穷得只剩下钱的老爷爷、70余岁的小三为小四出现而懊悔此生的退休公务员、一辈子想自由却一直在服侍出轨的先生及妈宝儿子的贵妇、老年还一直抱怨妈妈小时候不公平的酒瘾老爷爷等……像他们的这些议题,都不是开立药物即能处理的。

所以我常跟受苦于这些心理议题的老人及家属,甚至学心理治疗的学生们说,老人心理治疗的重点在于让老人了解他们的一生,如何去将这些经历整合在一起,或许治疗完他们就会发出个惊叹说:“唉!这就是我的这一生……”也就是他们了解自己后,也没有什么好遗憾或亏欠的,就可好好地接受老化或死亡,就是可以好好地死了。但其实更重要或更积极的意义是:既然可接受好好地死,那剩下的余年应该更可以好好地活、带着感恩的心积极地活着,这才是老人心理治疗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