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老年 > 快乐晚年 > 老年生活 >

领会8个觉悟 一个人的生活可幸福终老

发布: 2016-11-23 00:00:25  | 来源:现代健康网  |编辑:www.xdjk.net  |查看:
本文相关:幸福终老
收藏
选择一个人的生活,就是选择一个人的责任,从这一刻起,你没有权利迷糊,实践这8个觉悟,才能一个人幸福到老。
幸福终老
有小孩和没小孩的人在青壮年时,彷佛两个世界。有小孩的人常常不为自己想,没有小孩的人则是时时刻刻都在为自己想。 
在为老后准备时,没有子女的人也该如此为自己想。选择一个人的生活,就是选择一个人的责任,你不能缺乏先见之明,因为你只能靠自己。 
打算单身、顶客到老的人要有以下8个觉悟,而有子女的人如果实践这8个觉悟,老后生活也会很幸福。 
1.不要轻言退休 
“不要轻易退休,”阳明大学卫生福利研究所教授、长期照护保险筹备小组总顾问李玉春说。 
只要你还活着,内心都会希望自己是有用、有贡献的人,如果喜欢工作,没有必要放弃工作。如果想减少工作量,也可以改用兼职、项目或志工的方式投入工作。 
人生的第二或第三份职业的好处是比以前更能重拾嗜好,不需符合社会的期待,因此有更大的弹性与阶段性。 
延后退休,也是不得不然的选择。因为你可能会比你想的更长寿,将省吃俭用的储蓄花光。 
若依劳保年金最高级距43900元来计算,工作愈久对退休规划愈有利。若工作年资45年,所得替代率接近七成(生活费是退休前的七成);但若只工作30年,所得替代率才46.5%。 
2.培养兴趣 
虽说不要轻言退休,但人生的重心不能只有工作,尤其是单身、没有子女的人,容易过度投入工作,一旦离开工作岗位,生活顿失重心。老年生活是要你去爬山饱览美景,而非闷坐在家里茫茫看电视,或被电视看。 
趋势专家大前研一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培养20种分别能在户外、室内进行的嗜好,有些能一个人独乐,有些和朋友一起同乐。 
也许你无法像大前研一兴趣如此广泛,《钱与闲》的作者新奥尔良商学院教授勒巴夫(Micheal LeBoeuf)建议,以下问题现在就要思考,以创造充实有趣的老年生活: 
●你对什么主题很想深入了解与投入?
●有什么运动、嗜好或活动,是你想学习或精进的? 
●你想去什么地方旅游? 
●如何和别人分享你的知识、经验,让别人也能受惠? 
●什么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 
3.用钱来孝顺你 
单身或没有小孩的人,一人饱全家饱,不用把赚来的钱花在小孩身上,过着单身贵族或顶客族的生活,想消费犒赏自己时就消费,很容易不知不觉钱就不见了。 
国际间的研究都指出,退休后所得替代率七成,也就是生活费是退休前的七成,约可感到适足。 
劳委会去年底曾发表新闻稿指出,以劳退新制加劳保退休金,若以劳工年资35年,薪资3万元,60岁退休活到平均寿命的82岁计算,所得替代率可达81.7%,也就是退休后每个月还可以领到2万4千元。 
不过劳保最高级距只有43900元,若所得愈高,所得替代率会愈失真。月薪6万元的人若年资30年退休,所得替代率其实降至34%。 
况且,劳委会的假设是每年都要调薪1%、而且劳退基金每年的报酬率要4%,但目前劳退基金操作绩效不佳,报酬率才1%上下。 
多数的理财专家都建议善用政府的美意,除了雇主义务提拨6%薪资之外,再自行提拨6%。 
而且还是要大笔、大笔的储蓄。没有子女、在大学教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前台北市议员许渊国谨遵家训,“能存三块钱,就不存两块九”。 
你可以帮自己设定一个退休专门户头,每个月提拨固定比例的薪水当作储蓄。 
到底要存多少?先不要被千万退休金的目标吓跑,现在网络上提供许多试算程序,可以用最保守的推估试算后,若你认为法定提供的退休金,只能占四成,波士顿大学经济系主任克里寇夫(Lourence J. Kotlikoff)在《世代风暴》建议,那必须自行补足其他三成,就需储蓄目前薪水的一成至两成,而且愈早开始愈好。 
4.维持健康 
不管你喜不喜欢,医疗保健都是余生最重要的话题。每个人都应该起而行,不仅省钱,也可以改善生命,妥善运用多出来的生命。
维持健康、压缩失能时间的规划与实践,从40岁就要开始,没有人会想要余生都缠绵病榻、和疾病搏斗,更不愿意见到失智来袭,生命尊严扫地。 
许渊国去年靠每天慢跑减肥22公斤,因为高血压、血糖、脂肪肝都是红字,减肥后神清气爽,感觉人生还有20年可以投入公益。 
芬兰活跃老化的经验是,保持健康与体能直到非常老,压缩卧床到死亡的时间到死前两周。若现在就开始保养,的确做得到。 
例如不抽烟、不喝酒、每日五蔬果、不过重、规律做运动、酒后不开车、定期健检。好好照顾身体,因为还要用很久。 
5.住宿舍的心理准备 
每个人都要有和别人住的打算。 
77岁的许阿姨退休前在贸易公司上班,先生过世后独居20年。最近一两年体力愈来愈差,又因富贵手无法自理三餐,“连台风天都要撑伞出门买饭,”比较了两家养老院,一到朱仑老人公寓参观,当下就决定搬进来。“每次一下大雨,都好庆幸住在这里,”她说。 
住这里,不仅有同伴,楼下也有工作人员可以聊天,遇到事情也有人可以商量,“不像以前只能对着墙壁说话。” 
6.写好遗嘱、医瞩、DNR 
一般人旅行前,都会确认东西带了没?有没有买保险?却没想过万一出了意外,愿意接受什么样的医疗?有没有法定代理人代替自己和医护人员沟通?临终前想不想被抢救? 
写好遗嘱、医嘱、DNR(不施行心肺复苏术意愿书),是人生最重要的企划书,可免除家属反目、医护为难、自己生命尊严荡然无存。 
这份企划书每个人都必须事先填写,没有子女可代言的人更应该交代,愈早说清楚写明白愈好。不知如何下笔?可参考《跟亲爱的说再见》(天下杂志出版)、“抢救心跳的迷思,DNR你签了吗?”《康健杂志》141期。 
7.做好照顾父母的准备 
《40岁好日子才开始》作者大冢寿认为,40岁该做的事是提早对“看护父母”问题做准备,与其有人牺牲自己的人生梦想照顾老人,不如交给专业。
趁着年节时全家团聚,可以藉新闻事件或戏剧影集故事,了解父母面对老病死的心意,也和兄弟姊妹讨论,未来若父母失能,需要照顾时,彼此将如何分工。 
8.培养“类家人”网络 
父母、兄弟姊妹和其他亲人终究会有各自的人生、或先走一步,好在有亲近的朋友可以满足多数情感上的需要。 
现在许多单身女性会一起学烹饪、佛朗明哥舞,或大量的揪团,都是藉由活动来深化友谊。 
这个世代习惯运用科技,如脸书、what’s App,更多元的联络管道,也让“保持联系”,变得更容易。“以前和表妹大半年没联络过一次,现在透过脸书知道她在关心什么,一见面就有得聊,”李钏如说。 
耶鲁大学教授哈格(Pamela Haag)在她的新书《婚姻的秘密》指出,由于工时长,现在的同事变得像家人,配偶却变得像同事。 
Babyboss前总经理林梅芳每天固定时间到公司,只要晚到或缺席,同事便会打电话关心,问是不是生病了?要不要送食物到你家?需不需要陪伴看病? 
跨出自己所属的世代更有帮助。现在花一分钟思考,除了父母和小孩,你花最多时间相处的10个人里,有比你年纪大10岁或小10岁的吗? 
跨世代的关系可以让生活变得有趣,年轻人受到指引,年纪大一点的人也觉得给予独到的建议感到荣幸。 
一位景仰舞蹈家马莎‧葛兰姆的人反对《纽约时报》在讣告中写葛兰姆没有直系亲属,他说“每个舞者、编舞者、音乐家,每个上过现代舞课的孩子都是她的直系亲属”。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