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母婴 > 生儿育女 >

中美家长教育孩子看待生死的区别

发布: 2013-12-10 15:42:51  | 来源:www.xdjk.net  |编辑:Jake  |查看:
收藏
说到“死亡”,国人总觉得“不吉利”,因而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尽少和孩子谈及,而且更将其坚决地拒之于儿童教育门外。
美国的家长和教师,却乐于在孩子3-4岁时就向他们作出关于“死亡”的诠释,当然这种诠释是十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早已发现,由于传媒的兴旺发达和信息的超速流通,实际上3周岁的幼童大多已接触到“死亡”此词。他们可能会在跟小伙伴的交流中提及“死亡”,并对其感到既神秘又恐惧。他们或许还会若有所思地向大人们提出许多相关的问题:难道我们每个人总有一天都会死吗?我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不死行吗?我的小朋友和我以后也非得死吗?
不过孩子一般要长到10岁左右才能理解“死亡是永恒的”(即人死了就不能复活)这样深奥、抽象的道理。而在此之前,他们往往不会如成人那样,为亲人的死亡带来的哀伤背上沉重的情感包袱。他们只是想知道死亡究竟是怎么回事而已。
对于儿童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总是作出最为直截了当、简单明了的回答,尽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此外,他们也较少利用神话或宗教中的诸如天堂、地狱之类的传说来对死亡作出解释。因为他们认定,尽管作出这样的解释也许最为简单轻松,但要是孩子长大了并不相信这些,那他就必然会陷入更深的无所适从之中难以自拔。
当然美国人更不赞成将“人死后都会变鬼”这样的“黑色迷信”作为知识,来传授给天真的孩子。他们认为:要是同时还把“鬼”描绘成面目狰狞的怪物,副作用可能就会更大———这样的“解释”除了可能误导孩子外,无疑只会增加孩子做恶梦的可能,并人为地加大了孩子的恐惧感等其他种种心理压力,以至于待家里真的死了人时,惊恐的孩子甚至不敢参加亲人的追悼会。
更确切地说,绝大多数美国家长是将“死亡”视为一种“情感知识”存入孩子的“知识库”的。当碰到死亡事件时,孩子便能动用他所需要的“情感知识”来理解他将面临的深深悲伤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美国人还认为,待孩子长大到有足够的领悟能力时,向其传授某些积极的“生死观”,也许还能帮助他塑造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这时的美国人往往向孩子们这么解释说:其实“死”和“生”是自然而然又顺理成章的事,没有了“死”,也就无所谓“生”。即便是无生命的万物,如星星、地球和太阳,也都有其寿命。一个人死了,其肉体诚然在世界上消失了,但其子女却在延续他的生命,他遗留下的思想、作品和所作的好事仍可能被后人津津乐道。
美国的一些小学校里甚至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由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当起教师,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学生轮流通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或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台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尽管也有人认为这么做可能会给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但大多数教育专家和家长却对此表示了无保留的支持。
美国“死亡教育”中最精彩的一幕,要算越来越多的儿童在父母或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郊外专为绝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的宁养院,跟大人一起,把准备好的五彩缤纷的花瓣轻轻撒向临终者们的床榻。
还有的孩子在宁养院里显示了对“仙逝之美”的深深崇敬———他们勇敢地握住正处在弥留之际的老人或病人干枯的手,一边向他送上祝福的话语,一边微笑着目送他告别人世。
相关阅读:中国家长和孩子谈生死
生与死的教育,最要紧的是生命教育,让学龄前的孩子意识到,死亡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亲人的逝去,也许是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最好时机。如何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明白生与死的意义?是直面孩子的疑问,还是把他们的困惑交给社会去解决?
案例1:汤圆妹的眼泪
爸爸陪着3岁的汤圆妹睡觉,父女俩聊起怎么给她过生日,爸爸半开玩笑地说:“宝宝你一天天长大,爸爸也在慢慢变老呀!”黑暗中,汤圆妹没有作声,叫她也不答应,爸爸去摸她的脸颊,发现这个刚刚3岁的孩子,居然满脸是泪!
第二天,爸爸继续和汤圆妹探讨“爸爸变老”的话题。汤圆妹问:“那爷爷奶奶呢?”爸爸回答:“爷爷奶奶到时候就到天上去啦!”“天上是哪里?是不是在另外一个房间?”汤圆妹很好奇。爸爸说:“是的,我们以后都会在另一个房间看着你的。”汤圆妹歪头想了一会,做出了决定:“那我明天开始,就坐在小板凳上,先不长大了。”
案例2:田野的担忧
4岁那年,田野的爷爷过世了,爷爷入棺的时候,田野摸着爷爷的脸说:“爷爷就像睡着了……”那之后,爸爸和妈妈并没有回避儿子提出的任何有关爷爷过世的问题,田野也总是很平静地告诉别人:“爷爷上天堂了!”就当父母以为这段记忆中的隐痛已经被田野收藏起来,它却偏偏没有淡去。有一次,田野的扁桃腺发炎,妈妈带他上医院,听诊的时候,田野居然担心地说:“我的心脏没有出问题吧?”医生感到莫名其妙,妈妈却懂了他在担心什么。
如今,田野已经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妈妈把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送给他,读完之后,田野有所领悟,在作文中写道:“我觉得,爷爷并没有插上翅膀变成天使,也没有变成幽灵,他还是原来的样子,就在我的身边守护着我。就像妈妈说的,生命的价值就在于经历过、奋斗过、笑过、爱过的所有瞬间,因为有爱,它们永远不会消失。”
在糖妈进行的微博调查中,对于生与死的教育,家长们有着不同的见解。
一部分家长认为“没必要提前唤醒孩子”。小瑶今年6岁,她的妈妈认为:“我觉得对这么小的孩子,好像还是遇到了、或者孩子自己提出来之后再教育比较好。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会对生死有疑问、有思考,如果孩子自己没有这个需求,家长主动去讲也没有什么必要。”
网友“卷毛的外公”也持相同意见:“生与死的问题,成人也很难把握,暂时就别给学龄前孩子展开教育为好,等孩子再长大些也不迟。”
不过,绝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如果孩子对生死有了疑问,就应该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在答疑解惑时,要讲究策略,不能吓着孩子,最好是用孩子喜爱的动画、书籍来帮助孩子认识生死。
网友“风中泉水”的做法是“首选绘本进行教育”:“在他们这个年龄,学会躲避危险、保护生命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善待一切生命。”网友“欧阳萍轶”表示赞同:“我会和孩子实事求是地讲,但不要讲得太多,教育孩子要珍惜生命!”
“麥芽糖_蛇年大大大吉祥”的建议是:“如果宝宝问起来,我应该会用童话一点的词藻来描述生与死,毕竟直白地说出来,孩子不一定能接受,不想给孩子的童年带来什么阴影。”
“mao贝儿爱逆袭”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应该告诉孩子生和死,至于怎么告诉他,那当然是通过他们最爱的童话故事,或者动画告诉他们,是有死亡存在的。”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