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健康百科 > 抗癌 >

免去“入场费“的进口抗癌药是否还能脱掉“棉袄”

发布: 2018-05-15 11:55:04  | 来源:新闻报道  |编辑:李莉  |查看:
今年5月起,作为“互联网+医疗”的顶层设计下主体梁柱,进口药免税政策得到正式落地。国家规定,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至零,使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较大幅度降低抗癌药生产、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负。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成为国家发展“互联网+医疗”后,该领域迎来的又一重磅计划。其中“进口药免税”,“创新药进口”、“药品监管”等热门新措再掀热度,让受惠人群更近一步感受到政策“体温”。
有业界人士认为,这将极大释放国内医疗、健康领域改革的鼓励信号,同时也意味着监管的加强。
从零关税起实现降费再低费
4月12号,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措施,以缓解看病就医难题,同时决定对进口的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顺应民生期盼,对于大部分肿瘤患者而言,无非是“最福音”。
对于零关税的进口政策,作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中金公司曾向媒体表示,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对国内创新药市场短期影响有限,长期看倒逼国内加速创新,利于国产创新药的发展。
一些医药行业人士表示,抗癌药物零关税的实施,有利于进口抗癌药品价格下降,进一步减轻癌症患者及家庭的治病成本,化解民生痛点,而创新药的加快进口上市,也将加速国内药企仿制药推出速度或加强自主创新产品的研发。
惠民政策的精神是以人为本,最大的受益者应是患者群体,新措实施后最终回归于社会诉求。对于新措的落地,患者怎么看,似乎更值得深思。作为国内医院后市场慢病康复产品服务的典型,康复之家在医疗康复领域收集了充足的消费者分析数据,而面对进口抗癌药零关税的,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会长、康复之家创始人柏煜在接受北京新闻广播《财富新动力》的访谈时表示,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这是一次新的医疗改革开局,便利门的出现让肿瘤患者有机会获得更先进的医药治疗,有望延长自身寿命,可以看作是民生的时代特权。
免税的最直接目的是降低用药价格。在很多人印象中,进口抗癌药的第一感触是“贵”。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曾撰文指出,“在部分抗癌药限价措施出台前,恶性肿瘤平均治疗费用达到15万至50万元,而自费药的比例有可能甚至高达90%”。有人以某进口药为例进行分析,一颗药的成本其实只要5美分,但为什么要卖500美元?因为那是“第二颗“,第一颗的成本是50亿美元。
对此,柏煜介绍到,“进口抗癌药的售价之高,首要原因是其研发成本高”。他讲到,有大样本统计,一个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大概需要15.4亿,但一款新药有全球专利保护期,从上市到专利失效大大致在10年-14年,制药企业需要在此期间,将所研发成本得到有效回收,以便于有充足资金开启新一轮研发;其次,进口药品除了关税外,还有较高的增值税;再次,就是药品的流通环节成本高,包括审批注册周期成本,临床实验投入,医院的科普教育花费等,都需要分摊到药品价格中;最后就是物流成本,一是海外药厂要想进入国内,一般会找本土代理服务商,由代理商送达至医院或医药流通企业,二是零售终端,综合其基础运营成本、销售额、坪效、毛利率等因素,最终一个药品在流通环节被穿上了多层价格“棉袄”。
进口不等于成本的“苦口”,脱掉厚重,为药价减负并非只能寄希望于政策红利。柏煜认为,降低药价的出路有很多,比如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提高零售效率,缩短流通中间环节,此外,还可以借用医药电商的优势,因为电商相比线下省掉了很多运营成本,维持20%的毛利就可盈亏平衡,而对于大宗药品盈亏平衡点大约在15%左右,就是说,医药电商和零售药店之间有20个点的鸿沟,这个差额便是顾客可以节省的用药费用。柏煜坦言,由于国内对于网上销售药品的政策还未明确,处于反反复复、走走停停的状态,所以还停留在“关卡”阶段。
根据中国药店医药电商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医药电商(B2C)的销售总额估算达到470亿元,较2016年(278亿元)比增69%,其中药品占比22%,医疗器械占比28%。另外,从康复之家提供的一份电商零售报告看到,2017年其消费者会员数量和销售订单数攀爬快速,其中多个慢病病种销售额在某电商平台更是呈直线上涨态势。
柏煜表示,作为家用医疗器械全渠道服务商,用20年打通行业渠道各个环节,从工厂到消费者(F2C),剪掉中间不必要的“加价”环节,让消费者用医、用药、用械、用服务更为节约和便利,完成“将健康融入生活,让康复变得简单”的角色使命,这与今天的零关税政策初衷不谋而合。
监管应是便利门而不是障碍木
“进口抗癌药免税,其意义不光是降低,患者用药花销,更是格局式的改变”。柏煜告诉《财富新动力》,
一方面,进口抗癌药有很多属于原料药,免税相当于原料成本下降了2-6%,对净利润产生正向影响;另一方面,以抗癌药零关税为点,我们看到最近很多政策在支持新药研发,支持国内药企尽可能降低药价,从国家长远设想来看,最终就是让老百姓用最低的成本拿到药、安全地用药。
格局的变化必然牵动监管的迭代。公开数据显示,每天有10000人确诊癌症,此前有行业人士建议,在海外有大样本使用的、通过FDA审批且结束临床测试的药物,在国内应该加快审批程序,救命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有效治疗,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生命的障碍木。
同时作为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器械分会长的柏煜,表示对此说法应客观看待。他认为,如果国外刚完成临床,国内便立即认可稍显仓促,但可以探索出很多妙法去迎头解决。例如,海外研发的创新药物,在国外临床的同时也在国内同步开展,监管部门只要认可这些“中国数据“,便是一种绿色通道的模式,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引入时间。另外,国内已经有大量的代理注册企业,其实他们也在扮演着桥梁的角色,牵线海内外两端,尽可能地减少人为的因素,使得注册透明化、流程傻瓜化,提升F端体验。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曾表示,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扩大进口是必然的趋势。虽然供给侧改革在着力推进“补短板”来推动中国实现产业升级,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短期内,部分高科技产品和技术还需要依赖进口,但部分国家对高科技进口设置障碍,因此扩大进口和平衡双边贸易需要双方的努力。
一位医药行业人士认为,海内外制度的“结果互认”大门虽未打开,但已是大势所趋。从大健康角度,尤其从患者的救命药的实际诉求出发,全球标准对于患者而言是众望所归。好的药物可以延长寿命、造福人类,本不应该有太多的国界限令。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